close

Lead In: 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挺身而進

 

 

Ted演講吸引330萬人觀看!

歐美銷售超過45萬冊、售出30國版權

<時代雜誌>最有影響力人物!

 

 

妳可能不知道,妳限制了自已。

妳是不是也曾質疑自已的能力、壓抑自已的表現,在重要時刻反而退縮了?

對於歸在商業管理類的書籍,似乎總給人比較有銅錢味的感覺;但由於我熱衷閱讀20-40歲女性對於工作或是家庭的文章,也看過許多以探討20-40上班族女性為主軸的電影、故事、文章、戲劇…等等,因此剛開始拿到這本書時,雖然是商業類有點讓我驚驚,沒想到一翻開幾乎就像遇到了伯樂般雀躍! 作者說出了在我心裡隱藏已久的聲音,也侃侃而談不少我從求學時期就不太公開與他人討論的灰色觀念。(或者應該說也沒有人想跟我討論XD)

    

 

每次和朋友聚會時,我們的話題也常常圍繞在結婚、生小孩、轉職、家庭,即使是大部份已接受過基礎教育的50.60.70世代,溫順婉約、女性應傾全力撫育家庭的觀念仍然不斷灌輸在傳統亞洲女性的腦海之中。當我們開始工作後,沒多久就不得不面臨到在工作和婚姻間的選擇題,許多長輩和朋友也會理所當然的認為結婚後女生就該穩定下來,最好是找份安安穩穩、不需負擔管理職的工作,工作就是一份薪水,要以家庭為第一優先考量。為什麼?這樣妳才有時間帶小孩啊。那男生呢?男生從小到大都只被告知不論婚前婚後就是全力衝刺事業就對了!很少有人會告訴雙薪家庭也代表另一個含義:男生應該也要和女生一起分擔家務共同養育家庭。於是好不容易,當上一世代的女性主義者終於為女性爭取到受教育、進入職場工作的機會,到這一世代卻發現許多女性因為面臨婚姻、孩子的選擇題,主動或被迫放棄在工作上面的積極進取,往往不敢往桌前坐,表示自已的意見。雖然不論是美國還是台灣都有明文保障女性的產假權利,但更多的潛規則是,當女性休完產假回來後往往面臨到上司的冷言冷語或是職權刻意被架空的情況。這也顯示隨著時代的進步,女性的腳步似乎倒退且停滯不前。

 

 

求學時期,我曾經因為力求表現而被班上男生貼上好勝心強的標籤並遭到言語奚落,也有被長輩告誡過絕對不能強過男生,否則就會沒有人要 (就像親愛的,我愛上別人了的劇情中,女主角的在學成績優於先生,婚後卻硬生生被壓抑在家庭生活下漸漸失去自我)進入職場後,也發現過明明男女能力不相上下,在同一家公司裡女性的起薪卻較男性低,女性得用更加倍努力工作來證明自已也能領到同等的薪資條件。這實在令人很不好受,因為我心裡想的是:為什麼一樣的情況男生就不會被說好強,女生被說好強卻帶點貶義意味?我也試過力圖解釋,但發現無濟於事。直到看了這本書,才發現原來有這樣想法的不是只有我一人,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想法沒有不對、沒有不正常!閱讀完這本書後,如果現在再遇到那位長輩,我會笑笑地回應他:如果男人只能這種方式來證明他的強,那麼這樣的男人也沒什麼好稀罕的。()

 

 

 

在已開發國家中,包含台灣在內,女性大學畢業生早已超過50%,在競爭最激烈的法學院的比例也超過男性,但女性在全球議會、企業高層、董事席次所佔的比例都不到20%,是否除了一些社會制度因素、女性生育的生理條件之外,女人是不是自已也限制了自已呢?

 

 

 

在本書中,桑德伯格延續她在TEDTalks掀起的話題,將她一路觀察、體驗到的職場問題,點出關鍵應對的心態遠離職場,幫助職場女性們在生活與各種選擇中作出決定。她鼓勵女性設定目標,別再相信「兼顧一切」的迷思,並如何結合事業成就與自我實現! 書中也有具體的建議,證明男性如果願意支持女性同事和伴侶,也能跟著受惠,衷心希望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能抽空閱讀本書!

 

 

Thirty years after women became 50 percent of the college gradu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men still hold the vast majority of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This means that women’s voices are still not heard equally in the decisions that most affect our lives. In Lean In, Sheryl Sandberg examines why women’s progress in achieving leadership roles has stalled, explains the root causes, and offers compelling, commonsense solutions that can empower women to achieve their full potential.

 

書籍連結: Lead In: 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挺身而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米粒兒 的頭像
    愛米粒兒

    愛米粒兒。Soul Rock搖滾靈魂

    愛米粒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